听说长沙新冒出个梅溪湖艺术馆。它模样好似被压扁的易拉罐。设计师是扎哈·哈迪德。她生前在中国留下了这个作品。据说这作品拿过建筑界的大奖。
这建筑长得不像地球产物
头一遭瞧见设计图的人都会疑心施工队图纸拿错。这建筑没一条直线。全是弯弯绕绕的曲线。外墙好似被风刮皱的锡纸。附近住户讲晚上灯亮起来时。远远瞅着像艘坠毁的外星飞船。
施工队称这是接过最麻烦的项目。为把曲面玻璃装到位,报废了三位项目经理的假发。如今这建筑成了长沙新网红打卡点。拍照发朋友圈的比真正看展的人多。
首展主打"看不懂就对了"
开馆首次展览的口号是“当代艺术无需阐释”。展品有会自行转动的金属球。还有不停播放噪音的视频装置。另外有用外卖盒堆砌而成的“后现代塔”。有个观众在留言本上写道:“我还以为自己走错地儿了。这儿分明就是废品回收站点。”
策展人讲这是国际上最前沿的艺术潮流。数据表明开展头三天的观众里,百分之六十二的人在前十分钟就决定去隔壁商场吃臭豆腐。馆内咖啡厅生意挺好,毕竟坐着发愣比看展轻松得多。
和本地博物院搞跨界
屏幕上的汉代仕女就会跳起《野狼disco》
这个展区出乎意外地受中老年观众喜爱。有个长沙的阿姨讲:“我活了六十多年。头一回见辛追夫人跳广场舞。”博物院的研究员们擦着冷汗说。这是“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”的典型例子。
建筑内部像迷宫
理由是连厕所都找不到不配谈恋爱
您正在艺术里迷失自我
网红城市的艺术野心
长沙政府往这个项目投了十几个亿,发誓要把这儿弄成华中艺术新的高地。隔壁茶颜悦色连夜弄出了限定款“扎哈特调”,杯子印着建筑剖面图,喝到最后才知道是杯奶茶。
虽说本地人更在意啥时候能在这办漫展。但领导们已在搞国际双年展的规划了。有市民抱怨:“先把停车位问题解决了。现在来看展的车都停我家楼下了。”
未来可能要收门票
人家是在找扫码付款的地儿
看不懂的东西才最值钱
那么问题就来了:要是这艺术馆开始收费了,你会咋选?是进去了却啥都看不懂,还是就在门口拍张照然后走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