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A里励志的传说一大堆,可像小托马斯这种从全明星跌到替补,还能笑嘻嘻爬起来的,真心不常见。这家伙身高175,体重84公斤,搁普通人堆里也算矮小,愣是在那些高大的球员中拼出一条生路,结果又被现实给狠狠地踩了几脚。
手术刀下的倔强灵魂
去年情人节,别人手捧玫瑰,托马斯哥拿的却是手术刀。这已经是第三次合同期受伤了,骑士队和湖人队都像甩掉烫手山芋似的把他踢开了。一般球员早该退休了,可他穿着掘金队的训练服,在空荡荡的球馆里拉伸屁股,隔壁会议室里,队友们正热议着季后赛。
术后康复过程无聊得跟看广告似的。头六个月连篮球都别想碰,天天就那几样:举铁、拉筋、冰敷,一套流程走到底。教练说这家伙有点强迫症,连康复动作都要定个KPI,连冰敷时间都要精确到秒。
丹佛高原的从零开始
选了0号球衣可不是随便挑的。经历了四次转会,托马斯这小子终于认清了现实,自己早就不是什么香饽饽了。到了掘金队,教练给的训练计划跟那些选秀边缘人似的,可他愣是比谁都拼。记得有一次队内比赛,那家伙脚上还戴着护具,愣是站在场边记了整整12页战术笔记,这得多狠。
约基奇宣称自己是更衣室的带头大哥,结果小托马斯直接来了一句:"我在这是来踢球的,不是来当妈的。"话音刚落,更衣室里瞬间静得连汗珠掉地都能听见。这事简直太符合他的人设了——当年在凯尔特人,他拒绝了那7000万的肥约,现在30岁的人了,还敢跟管理层硬碰硬。
塔科马式生存法则
塔科马这地儿不大,那儿的娃儿打球那叫一个狠。托马斯那小子高中时候,身高成了笑柄,可他愣是靠着一场又一场的50+得分,把对手给整自闭了。现在,他手机上还挂着家乡伐木场的照片,说是这东西能提醒他:“要么去砍树,要么等着被砍。”
这生存之道在NBA里可不吃香。他骑士那时候,公开吐槽上场时间,还被扣了个“毒瘤”的名号。可你猜怎么着?掘金那帮兄弟透露,每次球队输了球,最早到训练馆加练的往往是他。有一次球队放假,保安都看傻眼了,凌晨三点,这货还在练投篮,就因为“梦见自己投篮不中”。
175厘米的篮球经济学
这小托马斯,堪称NBA里性价比超高的那类球员——拿着最低的薪水,却干着全明星级别的活儿。上赛季在湖人队,拿着老将的底薪,愣是场均能拿下15分。可现在,球队经理们一看到他,脑门子就发炸,去年夏天,连29支球队都看不上他,没给他抛出任何合同。
这情况倒激起了他的斗志。每次训练他就像打总决赛那么拼,有一次把穆雷防得他忍不住爆了粗口。教练们夸他把替补阵容带成了敢死队,但季后赛关键时刻还是不敢用他——毕竟175的身高在防守上就像WiFi信号,大家都想蹭个网。
更衣室里的鲶鱼效应
托马斯那衣柜乱得跟狗窝似的,可战术板却干净得能照出人影。教练说他是活人备忘录,对手的战术破绽他记得比谁都清楚。有一次跟火箭打,他提前俩小时就到球场研究哈登的录像,结果开场就吃了仨次犯规,真是逗比。
这家伙让人又爱又恨,爱他那在替补席上能把气氛搞热,恨他那连矿泉水都要按个头排排坐。约老师直言:“跟这货当队友,感觉就像军训,但谁都得承认他这职业态度杠杠的。”这奇葩性格,就是他从二轮秀到全明星的杀手锏。
三十而立的篮球哲学
30岁生日这天,托马斯小哥哥在社交圈晒了一张自己小时候的照片,文案里写着:“还是那个不认输的小矮个儿。”如今他摇身一变,成了投篮技巧的导师,专门教那些个头不高的球员怎么在那些高个子球员头上得分。这不,最近收了几个徒弟,第一堂课就教他们怎么优雅地跟裁判哥哥抱怨。
记者问那家伙为啥不跟凯尔特人签,他直接甩出银行存款的截图——别瞎想,他就是想逗自己乐:“账户里那点钱跟我的个头一样高。”这自嘲的笑话,估计就是他在NBA混了11年的秘密武器。
咱们聊聊,175cm打NBA和普通人中彩票,哪个难度爆表?评论区来点刺激的讨论,要是点赞数超过百,我就直播给大家解剖一下小托马斯那逆天投篮姿势。